(二)市場需求旺季不旺
9月份新訂單指數顯著回落,較8月份的66.6%下降6個百分點至60.6%,但仍然處于較高水平;新出口訂單指數進一步下降,從8月份的45%下降4.5個百分點至40.5%。1-8月中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和民間固定投資同比增速都出現放緩,房地產投資增速持平,基建投資增速明顯回落,國內鋼材市場旺季需求不及預期。具體來看,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94150億元,同比增長7.8%,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9494億元,同比增長7.9%,增速與1-7月份持平,基礎設施投資84748億元,增長19.8%,增速比1-7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與之形成一定對比的是裝備制造業,1-8月份裝備制造業投資50909億元,增長8.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6個百分點,對制造業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3%,在拉動鋼材消費上存在一定的貢獻。
從鋼材市場終端需求來看,9月份國內終端需求表現整體先弱后強,上旬浙江、山東等地受中央環保督查影響不少水泥、石礦企業停產,工地施工放緩,整體需求低迷,中下旬隨著環保督查影響結束以及國慶長假節前備貨,工地補庫積極性較高,市場需求漸趨活躍,9月份西本新干線監測的滬線螺終端日均采購量環比大幅回升29.41%。但考慮到8月份受高溫天氣及環保督查影響,整體需求表現相當低迷,9月份這個回升幅度并不算很大,市場需求旺季特征并不明顯。
從出口情況來看,據海關統計,2017年8月份我國出口鋼材652萬噸,較上月減少44萬噸,同比下降32.99%;進口鋼材99萬噸,較7月增加1萬噸,同比下降10.81%;1-8月累計出口鋼材5447萬噸,同比下降28.5%;累計進口鋼材877萬噸,同比增長0.8%。1-8月我國鋼材凈出口同比減少2176萬噸,折合粗鋼凈出口減少2290萬噸,預計全年粗鋼凈出口將同比減少3000萬噸左右。
圖3 2016年以來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變化情況
(三)鋼廠庫存小幅累積
9月份產成品庫存指數從8月份的42.1%上升4.2個百分點至46.3%,升幅明顯,表明鋼鐵企業庫存有所增加。這與9月份的生產與市場需求格局有關,9月份生產旺盛,市場需求旺季不旺,從而部分產量以庫存的形式暫時進入倉儲環節。不過該指數仍處于50%以下的收縮區間,說明鋼企整體生產和銷售銜接依然較為順暢。截至9月中旬末,中鋼協會員企業鋼材庫存量為1284.33萬噸,旬環比增加48.44萬噸,增幅3.92%;較8月中旬末減少29.09萬噸,減幅2.21%;較上年同期減少135.03萬噸,減幅9.51%。
鋼材社會庫存方面,中鋼協數據顯示,9月全國20個城市5大類品種鋼材社會庫存合計較上月有所回升,本月庫存總量884萬噸,環比增加63萬噸,上升7.6%。其中鋼材市場庫存總量781萬噸,環比增加56萬噸,上升7.7%;港口庫存103萬噸,環比增加7萬噸,上升7.3%。其中,螺紋鋼、線材、熱軋卷板、冷軋卷板、中厚板庫存分別為347萬噸、115萬噸、162萬噸、161萬噸、98萬噸,較上月末分別上升16.0%、11.7%、-4.9%、2.6%、7.5%,全月庫存水平顯著高于上月。
圖4 2016年以來產成品庫存指數變化情況
(四)鋼材價格高位回落
9月國內鋼材市場價格沖高后大幅回落,西本新干線鋼材指數顯示,繼8月份鋼材價格持續走高后,9月第1周繼續大幅上漲,9月4日達到2012年2月份以來的最高值4440元/噸,隨后開始震蕩下行,至月末時已回調到4150元/噸。總體而言,雖然有一定的回落,但整體價格水平仍處于高位。
造成鋼材價格高位震蕩下行的原因多樣。首先是市場的供需變化,9月份粗鋼產量高企,但市場需求相對回落,此消彼長下鋼廠及市場庫存均出現累積,市場價格相應下降;其次是市場上存在一定的悲觀情緒,由于受基建投資和房產投資等數據走弱、房地產降溫、京津等地冬季停工等消息的刺激,市場預期不及上月,從而出現下降。
圖5 2016年以來西本鋼材指數變化情況
(五)原材料價格震蕩回落
9月份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從上月的69%下降8.8個百分點至60.2%,降幅較大。各原材料中,除焦炭價格仍出現大漲外,鐵礦石、鋼坯、廢鋼等品種價格均全面大幅下跌。根據西本新干線監測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唐山地區普碳方坯出廠價格3480元/噸,較上月末下跌240元/噸;江蘇地區廢鋼價格為1830元/噸,較上月末下跌100元/噸;山西地區二級焦炭價格為2150元/噸,較上月末上漲200元/噸;唐山地區65-66品味干基鐵精粉價格為645元/噸,較上月末下跌75元/噸;普氏62%鐵礦石指數為61.4美元/噸,較上月末下跌15.7美元/噸。
(六)資金維持緊平衡局面
9月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依然是“削峰填谷”,資金面保持緊平衡態勢。9月份前四周央行在公開市場分別凈回籠3300億元、凈投放2600億元、凈投放4500億元和凈回籠3600億元。據央行數據,8月末M2同比增速8.9%,創歷史新低。在地方債發行下降、股權及其他投資放緩、同業資產收縮以及表內轉表外等多因素影響下,M2增速未來仍有下行壓力。8月人民幣貸款新增1.09萬億元,高于去年同期的9487億元;社融增量較7月的1.22萬億元有所回升,達到1.48萬億元,略高于去年同期的1.46萬億元。顯示貸款在前期積壓的房貸需求、企業更依賴貸款這一融資渠道下仍偏強,但后續貸款或面臨額度問題,尤其是四季度的信貸額度或較為有限。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9月20日宣布將從今年10月份開始縮減總額高達4.5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以逐步收緊貨幣政策。這標志著美國正式走出了08年金融危機后的QE過程,邊際上轉為緊縮,市場預期美聯儲年內的加息概率也大幅上行,這將給美元帶來升值壓力,新興市場將面臨本幣貶值和資金外流等挑戰,對商品市場走勢也將形成一定壓制。
二、后市研判
(一)經濟環境對鋼鐵行業的支撐作用依然較強
我國三季度的經濟發展質量良好,各項指標基本平穩,供給側改革進一步優化。統計局數據顯示,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9213.5億元,同比增長21.6%,增速比1-7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與鋼鐵行業息息相關的金屬制品業、汽車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1-8月的利潤總額同比增幅分別為7.3%、11.7%、1.5%、16.9%、12.7%。1-8月份的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雖然漲幅放緩,但保持了7.8%的水準,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穩定,基礎設施投資繼續高速增長,表明鋼鐵產品的需求基礎依然穩固。9月份我國制造業PMI指數為52.4%,比8月份增長0.7個百分點,創2012年5月以來的新高,連續12個月維持在51%以上的景氣區間,表明我國制造業發展健康,前景良好,并處在持續健康的擴張階段。基于上述情況,我國鋼鐵行業有堅實的需求基礎,用鋼行業穩步增長,將支撐鋼材價格高位平穩運行。
(二)秋冬季北方環保限產對供需兩端影響凸顯
8月末環保部等多部委聯合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提出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間,將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PM 2.5平均濃度同比降低15%以上,并公布了“2+26”城市空氣質量改善的具體目標。要求各地2017年9月底前制定錯峰限產停產方案,石家莊、唐山、邯鄲、安陽等重點城市,采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以高爐生產能力計,采用企業實際用電量核實。2017 年10 月1 日至2018 年3 月31 日,焦化企業出焦時間均延長至36 小時以上,位于城市建成區的焦化企業要延長至48 小時以上。
截至目前,大多數城市都已經出臺具體行動方案,其中明確采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的城市共有12個。除石家莊、唐山、邯鄲、安陽外,還有8個城市分別是天津、淄博、長治、焦作、晉城、臨汾、鄭州、邢臺。有研究機構統計“2+26”城市煉鐵產能合計3.1億噸,如果按照28個城市都執行限產50%來計算,則2017-2018年采暖季生鐵產量將減少3500萬噸,粗鋼產量減少3150萬噸,生鐵和粗鋼的供給同比下降幅度均在10%以上。
同時,多地的采暖季環保限產文件中均提到了建設工程停工、建材水泥行業停產,對鋼鐵需求也會形成較大影響。如天津提出建成區各類建設工程停工6個月,北京提出采暖季四個月六城區停止土石方作業,濟南提出采暖季四個月停止各類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土石方作業,廊坊提出2017年10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全市停止各類土石方作業等。
(三)后市將出現新的鋼材需求
我國積極推進的“一帶一路”建設目前已取得良好效果,一大批企業走出國門,在沿線國家如火如荼地開展項目建設,大量外資也進入我國,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熱點。規劃宏大、目標深遠的“一帶一路”建設必將帶來新的經濟格局,對我國來說,可以直接創造巨量的市場需求。全球最大礦業商必和必拓公司估計,“一帶一路”計劃可能引致全球鋼鐵需求增加1.5億噸,其中“一帶一路”計劃的400個核心項目預計每年引致全球鋼鐵需求增加1500萬噸,考慮到“一帶一路”計劃所覆蓋的國家和地區內,只有10個是鋼鐵凈出口國,且中國不僅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家,也是“一帶一路”的發起國,因此這部分增加的需求主要由中國來滿足,這將為我國鋼企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動力。
(四)防止已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復燃
近日國家發改委下發文件,要求各省區組織開展2017年鋼鐵煤炭去產能驗收工作,已檢驗去產能的效果,防止已化解產能死灰復燃。重點檢查淘汰落后產能不到位、產能退出不徹底、獎補資金使用不規范、虛報任務完成情況、違規批準新增產能等問題,并規定了驗收工作時間表。該文件的推出,表明了國家對“三去一降一補”工作的決心,有利于鋼鐵行業的規范生產和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