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工業版圖中,鋼鐵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鋼鐵業的興衰牽動著上游原材料鐵礦石、焦煤等供應商業績,甚至澳大利亞等資源大國的經濟走勢。同時,鋼鐵業也連著中國經濟最大引擎之一的房地產和技術、資金雙密集型的汽車業。鋼鐵業甚至被稱為中國工業經濟領域的“晴雨表”。
不過,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鋼鐵業奔向“冰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今年8月底在參加一場論壇時公開表示,今年1至7月,鋼鐵業賣一噸鋼的利潤是1.68元。這不僅比不上前兩年同期利潤,也遠低于一噸豬肉和一噸豆粕的利潤。“鋼鐵業與中國經濟走勢密切相關。”一位鋼貿商在與《國際金融報》記者交流時表示,“經濟形勢不好,鋼鐵業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在專家看來,造成鋼鐵業窘境的遠不止宏觀因素這么簡單。一位鋼鐵業分析師直言,“中國鋼鐵業的問題歸根結底是產能過剩。”
鋼市“寒冬”之際利好頻現,“超跌反彈+萬億投資+QE3”的三重作用下,鋼市一度被拉漲。然而,這種效應究竟還能持續發酵多久?中國鋼鐵業到底該何去何從?
話題一
萬億投資效應幾何
相比于低迷的7月和8月,9月的中國鋼材市場一度非常火熱。本月初,原材料市場中的鋼坯價格,曾一度報復性反彈,幅度接近100元/噸;同時,鋼材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也一并反彈。反彈的原因就在于某種預期的出現——國家發改委在一天內密集批復了25條軌道交通建設項目。僅隔一天,國家發改委又批復了諸多公路和港口的基建項目。上周,寧波和石家莊的機場改進項目同樣獲得批復。那么,如此多項目的上馬,對鋼鐵行業到底會產生多大的提振?
卓創資訊分析師:通過調查得知,個別的批復項目實際上早已是在建項目,如浙江省的城市群際軌道交通網項目,就有部分線路已經在建。此外,還存在的疑問是:資金能順利到位多少?開工時間是何時?施工周期有多長,再扣除土地補償、拆遷補償等費用所占的比例后,真正轉化為鋼材需求的又有多少?綜合來看,個人覺得,這一利好也許又只能轉化為短期的炒作效應。
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消息面上肯定有利好影響。但需要關注的是,上述批復項目中,新增的項目到底是哪些?是不是存在之前有過規劃、甚至已經開工建設,但直到現在才拿到“路條”的項目。另外,從總體上看,中國鋼材需求的主體結構中,房地產所拉動的建筑鋼材市場占據了很大一部分,而城際鐵路、機場建設、公路建設等在鋼材需求的整體結構中,只占據幾個點的比例,份額相對較小。因此,市場所說的“拉動8000萬噸至1億噸鋼材需求“的說法,幾乎是無稽之談。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新創:國家發改委批復城際軌道交通、機場和公路項目,對鋼鐵業有積極作用,可以促進鋼材市場擴大,帶動鋼鐵業整體價格回升。但整體拉動作用不會太大。
鋼鐵行業分析師:對鋼鐵需求的拉動肯定有積極作用,消息面上也能起到刺激作用。但批復后,政府還需要籌錢等,很多項目也處于暫時觀望的態度。這些等待的過程,將使不少項目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才能落實,傳導到鋼鐵市場的時間會更長。
鋼鐵行業分析師:這些項目對于鋼材需求拉動的作用還是看得到的,但同時還面臨一些明顯的問題,比如項目能不能按期執行;地鐵、鐵路等項目周期較長,分攤下來影響就不會太大。所以目前來說,主要還是集中在消息層面或心理預期的層面。從現狀分析,這兩周,這些消息面的信息已經體現得差不多了。從上周開始,市場對這些消息的反應已相對冷靜。
話題二
QE3顯現“反作用力”?
除了國家發改委密集批復項目讓市場為之一振外,外部市場也在提升市場信心。9月14日凌晨,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QE3)——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機構抵押貸款支持債券。同時美聯儲宣布延長維持超低利率的時間至少至2015年中期。
受此影響,國內市場9月出現了短期內的第二次快速提振。無論是鋼材現貨、期貨、電子盤還是原材料鐵礦石和鋼坯價格,均出現了迅速反彈,這使得原本搖搖欲墜的市場進一步“柳暗花明”。值得注意的是,據長江證券統計,9月16日至9月23日,鋼材市場的單周漲幅是近兩年中最大的。
但業內人士的疑問是,QE3對市場的影響到底有多久?市場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根本逆轉?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新創:美國QE3的實行會對人民幣造成一些沖擊,人民幣升值將對鋼材市場的出口造成不利影響。同時,QE3將對全球原材料價格產生波動,如原材料價格波動不穩,或導致抬價等情況產生,將對鋼鐵業的成本造成壓力,且不易于鋼廠根據原材料價格的走勢來控制鋼廠的生產節奏。
總之,對于鋼企來說,QE3是無形的挑戰。不過,他們改變不了外部局勢,但卻可進一步學會應對國際金融市場的不斷變換,并時刻做好接受挑戰的準備。
鋼鐵行業分析師:鋼鐵業和國際經濟的發展形勢密切相關。目前來說,QE3對鋼鐵行業的影響姑且是利好的,其對鋼鐵價格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但關鍵問題是,中國鋼鐵“供大于求”的現狀,使得鋼鐵業面臨發展困境。
鋼鐵行業分析師:QE3對鋼鐵行業的影響與國家發改委批復項目的影響類似,算心理層面上的影響,且QE3與之前兩次相比,效應已逐漸遞減。
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頂多屬于消息層面的影響,短期對金融市場,如鋼材期貨、電子盤等市場產生拉動。但對于整個鋼鐵行業來說,QE3等于是要“隔著好幾層”才會影響到國內鋼市,因此長遠看,沒必要過多關注這方面的影響。
話題三
產能過剩能否治愈
正如專家所言,受內外因素“雙提振”后,市場樂觀情緒后期能維持多久尚存疑。
一個關鍵因素是,現在市場供給明顯大于需求。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鋼材產能(非產量)或將達到10億噸。同時,以6月預估的197.8萬噸的粗鋼產量推算,到今年年底,中國粗鋼產量將首次突破7億噸,超過2011年6.83億噸的全年粗鋼產量。
同時,在節能減排要求、船舶等制造業需求低迷、保障房用鋼需求不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全國鋼材的需求短時間內很難突破。中鋼協此前預計,“去年中國鋼材需求增速放緩至8%,今年則可能放緩至4%。”中鋼協日前在月度報告中再次警告,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狀況“難以扭轉”。那么,鋼鐵業目前產能過剩的情況究竟有多嚴重?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新創:我覺得在生產過程中,產能過剩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不能把它當成純粹的問題來看待。同時,只要不造成無序的競爭,結構性的產能過剩短期值得理解。
鋼鐵行業分析師:無論是國家發改委批復一些項目,還是外部QE3的發行,這對于鋼鐵業的影響都將不會持久,作用也都不會很大。就需求層面看,以出口為例,現在鋼鐵的出口已回不到2007、2008年那樣的高水平。同時,鋼鐵業能像之前那樣旺盛的銷售已不復存在。加之,外國對中國鋼鐵業的“排擠”,無論是采取反傾銷還是其他手段來抵制中國出口的鋼材產品。
另外,中國鋼鐵業供大于求的矛盾現階段非常明顯,在上述內外因素的作用下,反彈只會短時間維持,作用并不會很大,鋼鐵業仍然充滿問題。
鋼鐵行業分析師:9月中旬以來,受內外因素“雙提振”,對市場產生了帶動作用。但不能靠這兩個因素就把整個鋼鐵業的形勢扭轉過來,產能過剩的問題暫時避免不了。
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相關部門曾作出過今年鋼材需求僅增長4%的預測。但幾乎可以預計,4%的目標或許也是不確定的,惟一能確定的是需求的增速將明顯低于去年。這既是宏觀上國家經濟形勢下滑的體現,也是微觀層面、下游需求的體現,如造船、家電和汽車都不如前幾年。同時,就供給來看,供遠遠大于求,即產能過剩的情況依然存在,短期幾乎無法逆轉。
話題四
三大礦商不懼中國?
末日博士麥嘉華認為,過去40年全球經濟有三大泡沫——上世紀70年代黃金泡沫,80年代日本股市泡沫,90年代納斯達克泡沫,但這都沒有現在的鐵礦石泡沫大。更有甚者認為,隨著中國經濟放緩,鋼鐵業持續虧損,第四個泡沫正在開始崩潰。
事實上,“長期看好中國大宗商品需求”的必和必拓日前也公開表示,中國的鐵礦石需求較高峰期放緩超過一半,并稱“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階段正趨于結束”。資源大國也修正了對鐵礦石的預期,全球最大鐵礦石出口國澳大利亞9月18日將其鐵礦石營收預估下修1/5。澳大利亞資源及能源經濟局預計,當前財政年度,鐵礦石營收將降至531.5億澳元,而其6月預估數據為670億澳元。
那么,中國需求下滑,對原材料供應商和資源大國是否會產生長期的影響?
鋼鐵行業分析師:三大礦商不單單受中國影響,也會受到其他國家的一些影響。如果單從中國方面的影響來分析,個人認為,利潤這一方面可能不會像前些年那么“暴利”,應該會有所收窄。但相較中國鋼鐵業,還是會有一些可觀的利益。因此,相對而言,中國需求下滑對他們造成的市場沖擊不會有根本性的左右。而且,三大礦也會因為鋼鐵業的形勢來調整他們未來的產能布局,包括項目、產能計劃等。這些根據市場行情變化進行的及時調整,或許也是中國鋼企需要學習的。
鋼鐵行業分析師:三大礦山受中國的影響此前一直在擴大自己的產能,而鐵礦價和鋼價聯動性一直都很大。隨著六七月份鋼價大幅下跌,帶動了礦價跌落。而現在內外部因素對鋼價的影響也使得礦價出現了反彈現象,企業也會把擴產計劃推后。但就市場來說,無論是礦價還是鋼價,都和真實的需求相統一。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新創:其實,三大礦山的壟斷集中度比較高,中國對其影響波及并不是很大,我個人認為中國對三大礦山的影響目前是很有限的。
話題五
鋼企該如何“過冬”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張長富此前在中鋼協召開的行業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呼吁,“目前,國內鋼鐵企業要做好迎戰困難和長期‘過冬’的思想準備”。在今年8月31日之前公布的中報中,鋼鐵上市公司成為A股市場中較為悲催的“群體”,除了完成內部資產換置的寶鋼取得了盈利外,武鋼股份和鞍鋼股份均出現虧損,鞍鋼股份更是出現了10多億元的巨虧。那么,在嚴峻形勢下,鋼企該如何“過冬”?又該如何破解當前鋼鐵行業困局?
卓創資訊分析師:長久以來,鋼鐵業弊病早已積重難返,2008年4萬億的投資,讓鋼鐵行業本身存在的結構失衡。產能過剩的問題在不知不覺中地“奔跑中”變得更加棘手。而相關部門政府這時候更應該做的并非是再來一劑大量投資的“鎮痛”藥劑,而是應該利用目前市場倒逼鋼企的形勢,利用市場這只手,并加以合理的引導,淘汰落后鋼鐵企業、實現鋼鐵行業的結構調整,讓整個鋼鐵行業“浴火重生”才是上上策。
鋼鐵行業分析師:國家肯定會引導鋼鐵行業的未來,比如降低產能、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業等。另外,隨著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原始產業肯定要尋求與時俱進的發展方式,加強在鋼鐵物流等方面的投入。未來,只有新興的戰略型產業才能占主導地位,這就需要逐步拓展用鋼品種、標準、質量等。
李創新:作為“應戰”的具體措施,無論是降低產能、轉型升級還是淘汰落后,這些都將是鋼鐵行業需要去做的事情。但這些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鋼鐵業所面臨的困境,只是有利于慢慢緩解鋼鐵行業的問題。
鋼鐵行業分析師:目前鋼鐵業需要整個市場機制來調節,但這個時間會比較長。個人不太傾向于行政干預,行政干預勢必會傾向于國有企業,而據我了解,這個行業的運行、經營等,不少國有企業并沒有多大的優勢。
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首先需要明確,鋼鐵業的冬天不會這么快過去,說不定“冬天”還將延續一到兩年的時間。其次,目前的市場需要“市場之手”來調整,且調整的時間不會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