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鋼結構建筑上存在大約為40%與不足5%之間落差。
據報道:在美國 、歐洲等發達國家,鋼結構用鋼量占到鋼產量的30%以上,鋼結構建筑面積占總建筑面積的40%以上。目前在我國鋼年產已突破7億噸,建筑用鋼超過50%,但是鋼結構用鋼不到6%,并且在總建筑面積中鋼結構建筑面積所占的比例還不到5%。
占40%和占5%這么大的相差,反映了當前我國建筑業的現實情狀。從高層和超高層的建筑物來分析的話,發達的東部地區已經基本上接受了鋼結構,中西部地區也在慢慢的跟上去了。但是在民用或農用的建筑物中大多數還是采用了,鋼筋混凝土和砌體結構的建筑物。
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鋼筋混凝土和砌體結構所占的比重在95%以上。鋼筋混凝土和砌體結構的材料回收利用困難,結構拆除后,主要的成分都是建筑垃圾,處理這些需要很大的費用,從而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
鋼結構建筑的好處有:最大限度地儲備廢鋼資源,成為“第二鋼鐵礦業”,使鋼鐵業的產能更合理,實現循環經濟和環保節能;鋼結構建筑抗震性能好等的優點。
鋼結構建筑在我國應用起來存在造價高,在民用建筑中應用少等問題。
上一頁:方管等鋼材物流業快速轉型為電子商務